中国企业家48例股权捐赠观察:“新经济”捐赠规模最大,教育领域最受青睐
时间:2024-04-22 来源:CFF2008 https://mp.weixin.qq.com/s/z5VhVvboLAA3Qsf 点击数:550
股权捐赠是指个人或企业将自己所拥有的股票、股权或股权衍生品捐赠给特定的非营利社会组织、慈善机构或公共单位,用于与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公益性事业。
股权捐赠在我国经历了比较曲折的发展道路。2009年以前,股权捐赠被明令禁止——“企业持有的股权和债权不得用于对外捐赠”。
2016年9月1日开始施行的的《慈善法》明确规定,捐赠人可捐赠的财产中包含股权。“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财产用于慈善活动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捐赠人向慈善组织捐赠的实物、有价证券、股权和知识产权,依法免征权利转让的相关行政事业性费用。”
截至2023年底,我国境内上市公司达到5314家,港股上市公司554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430家。公司上市数量的增加和股权激励机制的完善,造就了一大批以股权资产为主要财富的新财富群体,捐赠股权成为越来越多的新财富人群投身慈善事业的选择。
PART1
2005-2023,股权捐赠案例看点
《中国慈善家》影响力慈善研究院依据公开披露信息,共搜集到50例股权捐赠案例,案例分布时间自2005年中国首例股权捐赠至2023年12月31日,捐赠人与相关股权均为主营业务在中国境内的企业家和企业。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其中48个案例进行了多个维度的分析,形成以下看点。
1、48例股权捐赠案例涉及38家公司的42位捐赠人。其中上市公司33家,非上市公司5家。
2、42位股权捐赠人中,公司创始人或实控人有33位,其他为企业高管或投资人。
3、以首次上市地计算,33家上市公司中,港股上市公司6家,美股上市公司3家,A股上市公司24家。其中1例股权捐赠未披露所捐股权的上市公司信息,计入A股上市公司统计。
4、按照捐赠时的股价或披露市值统计,48例股权捐赠总规模为2395亿元人民币。其中A股上市公司捐赠总规模288.5亿元,港股上市公司捐赠总规模621.3亿元,美股上市公司捐赠总规模1363亿元。
5、上市公司股权捐赠中,捐股数占总股本的比例最高为20%,最低为0.02%,中位数为2.51%。
6、48例捐赠股权案例中,按照公司所处行业划分,归属于制造业的数量最多,达到28例。
7、与“新经济”(以互联网、新能源、高新技术为代表,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核心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商业模式)题材相关的股权捐赠规模最大,共有23例,涉及17家公司,均为上市企业,总捐赠市值1916亿元,占股权捐赠总规模的77.79%。8、48例股权捐赠,自2005年牛根生宣布捐出港股蒙牛股票,至2023年底,时间跨度不到二十年。
9、本世纪第一个十年(2000-2009),仅有1例股权捐赠,即牛根生2005年宣布捐赠个人持有的蒙牛股份。
10、第二个十年(2010-2019),共有14例,其中5例发生在境外(公司上市及股权捐赠均在境外完成),10例在国内。伴随互联网公司上市风口,2014年至2019年迎来股权捐赠的小高潮。
11、2011年开创性的股权捐赠事件是曹德旺成立河仁慈善基金会,并捐赠3亿股福耀玻璃股份,打破“公司股权不能捐赠”的禁制。3亿股票按35.49亿元市值过户给河仁基金会,河仁基金会持有福耀玻璃14.98%的股权。河仁慈善基金会成为全国第一个经由国务院审批、以金融资产(股票)创办的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此举推动国家政策的两大突破:
(1)允许企业股权用于公益性捐赠;
(2)明确公益股权捐赠的转让价格核算从公允价转为成本价,捐赠人在捐赠环节不用承担税负。
综合河仁基金会2012年的年报数据,该基金会在2012年“捐赠收入为0”的情况下,全部依靠股权捐赠所带来的投资收益(分红+减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截至2022年底,河仁基金会的总支出约为40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年支出2.5亿元用于公益事业;净资产高达45亿元。河仁基金会目前仍持有福耀玻璃6.5%的股权——1.7亿股,市值超过72亿元(按照2024年3月20日收盘价)。
12、2020年至2023年共记录到33例股权捐赠,是前两个十年总和的两倍。33例中,境外7例,境内26例。
13、近四年股权捐赠的总市值为1744亿元,占48例股权捐赠总规模的72.5%。
14、已披露具体捐赠信息的32家上市公司中,2家的上市时间在上世纪90年代,6家上市时间在本世纪第一个十年上市,20家上市时间集中在2010年至2019年上市,4家上市时间在2020年至2021年上市。
15、比较捐股时间同上市时间的差异,最短的为马云及蔡崇信的捐股案例,在阿里巴巴上市之前宣布捐赠(期权);最长的为王石所代表的万科企业股,在上市29年后捐赠给清华大学。上市六年内进行股权捐赠的案例最多,为26例,占比54%。企业家更倾向于在上市满三至六年期间捐出自己的股份,这个时间段捐出股权的案例有20例,考虑与创始人持有股票的锁定期有关。
16、48例股权捐赠中有30例直接投入到了教育领域,占总数的63%。
17、30例教育领域股权捐赠案例中,17例的捐赠对象为国内公办高校基金会,9例用于直接创办或支持民办非营利高校,4例未披露具体教育投入方向。
18、教育领域的股权捐赠集中发生在在2020年至2023年,共计25例,其中16例直接捐赠给公办高校基金会。
19、48例股权捐赠案例中,4例捐至捐赠人在国内设立或计划设立的慈善信托;13例捐至捐赠人在境外设立的慈善信托或基金会;31例捐至境内基金会,其中10个基金会由捐赠人发起成立。
20、公司上市及股权捐赠均发生在境外的案例数量为13例,涉及9家境外上市公司(阿里巴巴、腾讯、蒙牛、小米、拼多多、美团、京东、安踏、碧桂园服务),所捐赠的股权市值高达2012亿元,占全部股权捐赠价值的83.7%。
21、所有境外股权捐赠的捐赠人,均是已在国内开展大量慈善事业、捐赠额巨大的慈善家,境外的股权捐赠正是他们在国内开展慈善事业的善财蓄水池。
PART2
三问股权捐赠
研究报告提出,尽管近几年,我国的股权捐赠取得了快速进展,但相关的法律与政策性障碍依然存在。
首先,如何鼓励和支持境外上市公司股权捐赠用于国内慈善事业?
此次统计的48个案例中,13例境外上市公司创始人捐赠的股权市值超过2000亿元。在美国,股权捐赠(例如股票、债券、共同基金)相较于现金捐赠有明显的税务优势。当个人向非营利组织捐赠长期持有(超过一年)并且价值上升的股权时,他们可以避免支付资本增值税,并且通常可以按捐赠股权的公平市场价值获得税收抵扣。这种方法使得捐赠人可以在减少税收负担的同时,为慈善机构提供更多可持续的资金支持。
香港的税务制度相对简单,没有资本增值税和遗产税。个人和公司可以在进行股权捐赠时享受税务优惠,捐赠给政府认可的慈善机构可以获得税务扣除。
应当看到,13例境外上市公司的股权捐赠中,除1例未披露具体用途外,大部分慈善捐赠已经投入到了国内的慈善事业中。如2021年3月7日,由黄峥及拼多多创始团队捐赠给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的1亿美元,就来自于其捐赠的2.37%的拼多多股份成立的“繁星公益基金”。
如何打通境外股权捐赠用于国内慈善事业的绿色通道,制定鼓励性政策,引导捐赠人将境外股权直接捐赠至境内慈善机构,值得有关部门深入研究。
其次,股权捐赠的相关税收优惠配套措施何时完善?
基金会是股权捐赠的主要接收方,但基金会的投资收益仍然需要缴纳所得税。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慈善法》的决定,自2024年9月5日起施行。
本次《慈善法》修正明确将慈善事业纳入地方的五年规划,说明国家不仅高度重视慈善事业,更注重让它可以落到实处。而且,慈善税收减免政策的主责机关也已经予以明确,是财政、税务部门而不是民政部门。
在政策利好的背景下,随着股权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的修正和相关细则的出台,我国股权捐赠将出现更大规模和更高质量的发展态势。
第三,公司股权、股票等非货币资产能否设立慈善信托?
慈善信托为公益资产提供了专业的管理和保护,确保资产的有效利用和长期稳定发展。截至2023年底,慈善中国共备案1683条慈善信托,财产规模68亿元,但目前非货币资产设立慈善信托仅有个案,设立流程仍存在阻碍。
2017年7月25日,美的创始人、美的集团实际控制人何享健在公司总部所在地广东顺德宣布了总额为60亿元的捐赠计划,其中包括1亿股美的集团股票和20亿元现金捐赠,这些资金用来成立慈善信托。
该慈善信托至今尚未成功设立,此前宣布捐赠的1亿股美的集团股票进行独立核算,收益分红每年以现金形式捐赠给和的基金会,截至2023年5月31日已累计分红给基金会9.9亿元。
2019年7月15日,万向钱潮发布公告称,依照万向创始人、董事局主席鲁冠球先生的意愿,万向集团公司董事局决定,按照《信托法》和《慈善法》,将万向集团公司截至2018年度审计报告的资产(市值超过400亿元),全部捐赠设立鲁冠球万向事业基金,用于新技术研发和高端人才教育等。至今,该信托基金尚未成功设立。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万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鲁伟鼎在浙江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建议完善慈善信托非货币财产的登记管理,明确参与市场活动的法律地位,将证券交付慈善信托纳入非交易过户情形,明确非货币财产设立慈善信托的税费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