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燕:跨界美育人才的培养对于新时代艺术教育的意义
时间:2023-12-04 来源:荷风艺术基金会https://mp.weixin.qq.com/s/x_Ot3CjQKQS2GAMQ 点击数:535
在开始演讲之前,孙海燕教授先给大家分享了一个故事,讲述了1942年至1944年,一名女性艺术家弗利德·迪克-布朗德斯在捷克的特莱津集中营里秘密地教孩子们画画,在向死而生的环境中,用艺术滋养孩子们心灵。
“在二战时期,有一位美术老师--弗利德·迪克-布朗德斯。她放弃逃生的机会选择为集中营的孩子们上艺术课。在集中营的两年中,她一共教了 15000 名孩子,带这些孩子游戏中作画,把他们画的东西再讲成故事,然后再把这些故事再做成戏剧,最后孩子们就一起在集中营里面演出戏剧。这样两年过去了,这15000个的孩子,留下了将近 5000 幅非常优秀的作品。迪克老师在离开特莱津集中营之前,把这些画非常妥善的藏了起来。后面人们发掘出了这些艺术作品。这5000幅画也成为了捷克文化历史上最璀璨的作品。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 15000 个孩子虽然只有 100 个孩子幸存了下来,但是在经过半年心理上的观察以及测验之后,得益于迪克老师的综合跨界的艺术教育,没有一个孩子出现了精神心理上的问题。他们虽经历了心理上的创伤,但日后都有能量去面对自己新的生活。他们谈到迪克老师的时候,都说迪克老师就是在集中营里给他们照射的一束光,这其实就是艺术的力量。”
谈到跨界美育对于新时代艺术人才的培养的意义,孙海燕教授提出了四个点,分别是直接经验的获得、身体感知的激发、自我中心的转移和生活趣味的体察。
首先是直接经验的获得,孙海燕教授认为中国的教育传统偏重由师长直接传授经验。这种方式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新的经验在不断的产生,用旧的经验指导孩子就显然是非常的不足。另一方面,当代的网络传媒其实也擅于将直接经验告诉大众,这样的直接经验如果频繁的让孩子们吸收,其实对孩子自己产生自己的想法是非常有害的,它是一种严重的束缚。只有出于自身的感悟,孩子才能够知道这个世界和我的连接是什么样子。出于自身经验的感悟,孩子们才能获得独立的思考,最终塑造独立的人格,成为终身学习者。
第二个意义就是身体感知的激发,身体感知的激发其实是应对当下的这个生活方式的一个提出,因为今天的生活方式大家可以在虚拟的网络上通过手机完成很多事情,我们运用身体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对于儿童也是这样的,很多孩子的大脑极其的活跃,但是身体却非常的安静。另一方面就是校园中的这种过度的学习,那么孩子在学校的这种身体活动也被抑制了,他们完全没有了身体感知。事实上当一个人身体的缺乏感知的时候,必然引起心理疾病,因为对于情绪的控制,其实是靠身体激发了大脑神经的一些交错,然后情绪获得稳定。所以跨界美育其实是通过音乐、戏剧、舞蹈,然后美术,在这个动态的课堂教学当中,让孩子们去感受到这个身体的感知。
第三个意义就是自我中心的转移,其实今天很多青少年反映出来的心理疾病,都是和生活方式变迁有关的。频繁的使用手机社交媒体会使人们过度的关注自我,以及期待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如果不断的过度关注自己,孩子的世界就会变得很小,他的世界里就只有他自己。从这种自我过度关注就会延伸到只关注和自己相似的小圈子,那么只要是和孩子们不一样的小圈子,他们内心里就出现了一种排斥,排他性变得特别的强,你和我不一样,你就是敌人。那么在这种负性循环当中,孩子其实会把自我中心的这个位置放得更大,整个世界就剩他一个人了。那么在跨界美育的课堂当中,学生们必须放下电子设备,在游戏和戏剧当中一定要发生交往。他们在社团、社区共同体当中就会感受到自己其实还是可以和别人产生联系的,这种生命力一旦被他们认知到,他们也会自信很多。再回到,前面讲的就是人需要有非常饱满的自我感知,是用来建立一个饱满的自我。等这个东西填满了以后,这个能量就像一杯水,倒满就开始往外溢,往外溢的过程就是忘我的过程。人需要有自我,同时需要忘掉自我,这就是庄子在齐物论当中说的“吾丧我”境界。忘掉以后做什么呢?就是去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其实就像我们艺术基金会做的事情一样,就是我开始为他人提供爱和关注以及能量,这个时候他的感觉会更加的有自尊、自信,他就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
最后就是跨界美育,其实是可以培养学生对于生活趣味的体察的。好多年前高晓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孙海燕教授表示很反对这个观点,她认为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经历好的特别饱满的美育的教育,生活绝对不是眼前的苟且,它本身就是诗与远方。她提到丰子恺先生的有一本书就叫万般滋味,皆是生活。当下的酸甜苦辣,它其实都是一个生活的美感的体现,如果孩子能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天的各种细节当中都体会到它的趣味,它的美,那这个孩子一定不会抑郁的。所以美育确实是可以在这个层面上帮助到中国的孩子们。
孙海燕教授最后进行了总结,为什么跨界的美育不同于传统美育对孩子们有更重要的心灵滋养呢?
她提到一个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的理论,叫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她提出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进入了一个自我同一性的这个危机里,这个时候孩子会突然意识到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适合在未来去做什么样的道路的发展,周围的人对我的评价以及我对自己的评价是否是一致的。所以青春期的孩子会有特别多的烦恼和焦虑,就是因为他们陷入了这个进入了自我同一性的这个发展阶段,而这个阶段如果将要顺利的度过,是需要非常充实的儿童期的这个碎片的积累,这些碎片是什么呢?就是他们的身体的感官对于各种经验碎片的积累。
所以艺术教育的力量对于孩子是有这么重大的意义,虽然看起来好像不会给他们提高任何分数上的成绩,但是对孩子的人格的建构起到了一个关键性奠基的作用。
最后孙海燕教授为大家分享了她与她的团队目前进行的跨界美育工作坊。并且希望,能有更多的跨界美育人才被培养出来,进入到学校中造福更多的孩子们。